证件查询:
搜索:
中国特色生态政治的建设理念与价值特征研究
发布人:彩虹   更新时间:2024-11-09    点击:165532次
  

夏静雷   徐 阳

                  

 摘 要:新时代我国生态现代化理论逻辑与战略转型,亟需澄清国内外关于生态与政治等概念关系与内涵界定,区分政治生态、自然生态政治及其哲学科学,科学界定中国特色生态政治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并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鉴于世界各国生态政治建设的交叉性、利益性、意识形态多元化、规律性、广泛参与性等综合性特征,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主要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全面性、和谐性、公正性、有序性等基本特征,有助于树立环境正义、平等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等生态价值理念。

 关键词: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理念;价值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破坏生态环境的状况明显改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美丽中国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着力解人民突出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的保护力度。为此,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政治的建设理念与价值特征,有助于牢固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价值观念,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格局,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中国特色生态政治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自世界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始终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的尴尬境地。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范围内环境与资源等生态环保问题迅速恶化,世界各国发展过渡利用资源而超过了自然环境的生态极限,致使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保危机频频出现。中国长期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等生态问题,而法律道德、科学技术和经济规划等手段,却难以明显缓解我国的生态环境危机。

(一)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是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时代要求

 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曾指出,我国生态环境破坏等总体未得到遏制,“局部好转、整体恶化”态势尚未转变,生态环保变成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政治问题。为此,深化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建设美丽中国,亟需我国政治力量介入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其中,突显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客观需求和重要抉择。

在中国特色生态政治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生态资源环境的基本特点,清楚和了解我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清晰领会中国特色生态政治的理论必要和现实紧迫。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世界各国人民群众日益关注我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生态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绿色革命”和生态政治运动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发展历程。伴随全球性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区域性与间歇性爆发,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与治理能力,逐渐演化为评价某国或某个地区发展水平的标准尺度。

为此,我们必须努力践行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科学理念,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科学理论与政治实践,更加突显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生态管理与服务职能,激励更多社会公众与社会力量参与到生态政治建设之中。面对世界经济领域内的激烈竞争,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必将在保护和改善本国与世界生态环境方面献力献策,积极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保互利共赢的双重目标,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二)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是缓解我国生态环保问题的现实抉择

 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面临较为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亟需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微观调控相结合,努力促成政府机构等职能范式的科学转换。需要积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单位、新闻媒体等广泛介入机制,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伴随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速度背后,却是以牺牲生态、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2006年的《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报告中首次量化了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估计了2004年全国总环境污染的退化成本,所占当年GDP的数目与比例惊人。2007年9月18日,郝福满在“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中指出,仅仅水气等就占到中国年均GDP的很大比例。由此可见,中国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生态系统与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较为突出。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逐渐扩大。由于长期不断的滥垦、滥伐等掠夺式的开发与利用,严重违背自然规律和破坏生态系统,致使我国陆地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根据水利部2010年8月份的统计数据,中国城乡工矿等区域现有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由于过度开垦、游牧和资源不当利用等活动,致使沙化土地迅速蔓延且日益加剧土地荒漠化。我国北方地区沙漠、戈壁等数量巨大,且土地沙漠化蔓延速度不断加快。我国地大物博、生物资源相当丰富,而珍稀物种却面临生存威胁。由于自然灾害、森林滥伐等诸多原因,使得环保遭到破坏而日益恶化,大量动植物已经锐减或濒临灭绝。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与浪费严重问题突出。农业灌溉用水率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单位产品用水量也高出发达国家几倍至几十倍,而水环境污染则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现状。综上所述,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形势依然严峻、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三)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是实现可持续战略选择的客观需要

 中国特色生态政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促成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格局的战略选择。中国特色生态政治要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实现人类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生命共同体。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选择。

 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就是要逐步将生态环保纳入到政治领域,以便于进行生态环保决策、生态行为参与和生态观念教育,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建设与生态环保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动。民主政治建设与生态环境发展是相互影响的,政治决策失误必将导致资源环境破坏,而生态环境问题又会影响民主政治和社会稳定。为此,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正是遵循公平公正、持续协调等原则,实现我国生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环保系统的调整和优化,实现政治民主协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工业化浪潮的发展变化,世界工业文明正处在向生态文明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将成为世界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绿色革命”和世界生态政治运动的影响下,生态政治逐渐成为全球生态环保事业的发展拐点,并将与全人类一起促使构筑和积极保护地球环境。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既包括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也包括对政治、社会、文化和环境的深刻影响。只有可持续开放、利用和保护生态资源,才是能够保障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此,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实现生态价值为目标,大力促进政治、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政府部门作为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主要力量,需要综合运用行政管理、市场机制、法律法规等多种手段和方法,科学引导社会各界和普通公众参与到生态现代化的发展轨道上来。

二、中国特色生态政治的概念辨析与内涵界定

 伴随经济全球化与生态环境恶化,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日益成为政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范畴,并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政治化为基础,并与全球生态政治化和我国所面临的生态环保问题紧密相联的。

 随着西方各国绿色政治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西方各国绿党纷纷以生态政治理论作为其政治实践活动的现实基础和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生态政治理论是以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实践为基础,吸收和借鉴了西方各国生态政治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为了深入改革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初步辨析与科学界定相关的学术概念。

(一)国内外关于生态与政治的概念辨析与内涵界定

 “生态”词语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语之中,具有家或者我们的环境等含义。“生态”就是一切生物存在状态,以及生物及其与环境的息息相关联系。在我国古代典籍之中,“生”是会意字,本意是滋长的意思,指草木从土地中生长出来。1866年,德国恩斯特·海克尔首先界定了生态学的概念,并指出其是指研动植物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此外,人类所居住环境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生态又衍生出“整体”的另一层含义。可见,“生态”一词更具有深厚的哲学意义。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今中外政治家、思想家一直都在研究“政治概念”等焦点问题,而从不同立场和不同角度出发,就能给“政治”做出不同的定义和解释,迄今为止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在中华古代典籍曾经多次使用“政治”这一词语,但最早出现和使用“政治”词语的是《尚书》和《周礼》。在《尚书·毕命》中就曾记载有,“道洽政治,泽润民生”,谓之政治有道可以润泽百姓。《周礼·地官·遂人》曾云:“掌其政治禁令”,是指主管刑法、政事和管理社会方面的法令。此外,还有惜子馆的“政治不悔”等说法。

 中国古代汉语之中的“政治”内涵不同于近现代“政治”术语的单独涵义,在中国古代汉语之中,“政”是指刑政、政事、法令,而“治”则主要是治理社会,二者一般单独使用即可。例如,孔子曾多次在《论语》中论“政”夕,主要讲述道德要端正,以身作则;政治就是伦理纲常。在古代《礼记·礼运》描绘“大同社会”,至今仍被很多人视为最高境界的“至善之美”。近现代学者对“政治”进行很多方面的深入研究,因解而形成了众说纷纭的“政治”定义和阐释。

 在西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政治”(Politics)词语来源于古希腊的城邦学说,源自于城市、国家和治理国家的理论与实践。西方思想家曾对“政治”有过众多定义和解释,有学者认为,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活动中,为处理公共事务所表达的个人意志和利益就叫做政治;有学者认为,政治就是治理国家、夺权和保权等具体行为;有学者认为,政治就是一种人际之间权力斗争的社会现象;有学者认为,政治就是一种利益关系。

 我国很多学者也曾对政治进行诸多定义和解释,例如,燕继荣曾在《现代政治分析原理》一书中提到:“政治是人类集体生活的一种组织安排,在这种组织和安排下,各种组织、团体和个人通过一定的程序,实施对集体决策的影响”[1]19。杨光斌在《政治学导论》(第二版)中,曾将政治定义为“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2]5。目前,虽然政治理论学术界关于“政治”概念尚未达成共识,但却在政治作为一种强制性约束手段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一致意见。

 在中国《辞海》对政治的解释有两种[3]1653-1654。一种解释强调,政治就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所要处理的关系主要是国家生活的各种关系,并表现为现代政党、社会集团、政治势力,在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政策与活动。另一种解释则认为,政治是管理国家事务或治理国家的活动。综上所述,关于“政治”的定义分析表明,实质上,政治客观反映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处理人类社会各种复杂关系的有效工具,其目的就在于运用公共权力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我国关于生态政治的科学内涵及其学科界定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突飞猛进发展所带来日益严重的生态环保问题,政府机构和理论学界开始关注到生态政治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首先是世界生态政治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集中在自然政治领域的生态政治,属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范畴。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生态政治”或“生态政治学”科学内涵及其学科定位问题,我国政府部门、理论学界和社会人士,对这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概括来说,我国学者关于生态政治的内涵界定,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不同观点:

一种观点将生态政治(学)理解为政治生态(学)。

 我国学者刘京希早期曾将生态政治学理解为政治生态学。这种新的生态政治理论强调的政治生态化,即指政治过程不再局限于政治体系内部的利益纷争,而且包括广阔的社会空间和自然领域。[4]随后他又撰文将政治生态学与生态政治学明确区别开来,认为政治生态学就是从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其关注焦点在于政治体系及其行为的环境影响,以及环境变化的政治影响。其中,自然生态环境及以此为基础的人与自然关系更是生态政治关注的焦点。[5]96

1992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将“用生态学的方法或者观点研究政治现象的理论”[6]327叫做生态政治学。初智勇认为,“生态政治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来重新理解和调整人一一社会一一自然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利益、价值、结构、功能,使该系统保持物质与能量的动态平衡,以达到使该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在这一过程中的一切政治思维、活动和过程构成了生态政治的概念范畴”[7]2。

这种将生态政治(学)理解为政治生态(学)观点的原因有:

其一,与生态政治的学术语来源紧密相关。虽然“绿色革命”和生态政治运动最早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西方政治生态学术语要比生态政治学产生的时间早些。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西方文献资料中较少看到生态政治学的相关概念,更多的是关于“生态的政治学”(politics of ecology)。1987年,英国出版的《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并未收录该学术语,而是以政治生态(学)这样界定:“从广义上讲,该术语主要被用来描述环境对政治行为的影响”[8]554。

其二,将“生态”理解为“人类-社会-自然”的宇宙生态系统。生态学属于哲学范畴,即“当生态学发展到人和自然普遍的相互作用问题的研究层次时,就己经具有了哲学的性质和资格,它己经形成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和思维方式,具备了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性质。”[9](P41)为此,生态政治学与政治生态学术语中的“生态”内涵,分别是指上述两种不同意义使用。

一种观点将生态政治(学)理解为自然生态哲学科学的知识综合。

李刚认为,生态政治学主要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明显区别与传统的、权力政治学。为寻求人与自然之间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这样理解生态政治学明显体现多学科、多知识领域的交叉,将经济等领域有机综合并在本学科领域内获得相应变化。或者说,要解决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不是某个单一的学科所能完成的任务,也正因为如此,才产生了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综合研究的需求,而生态政治学可以作为STS研究的一个基本的应用领域。[10]151-163(umbrella term),意即广泛的观点和看法可以汇集于此,就像不同块的伞布,虽相对独立,但只有相连构成完整的伞才有意义。[10]151-163它能使人们从综合环境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各种问题。[11]

这种将生态政治(学)理解为自然生态哲学科学知识综合的主要原因在于:

其一,对政治或者政治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有关。虽然学术界关于政治或政治学的科学内涵至今难以达成完全共识,但是,政治明显不同于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和学科。事实上,生态政治学就是将以人类(社会)同自然关系为核心内容的,所有哲学科学知识我们都看作是一种政治学知识,而其体现出生态政治学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特征否定了政治和政治学应有的特殊性。

其二,当前西方学术界关于生态政治学概念理解及其学科定位依然比较模糊或者混乱,而不能作为中国特色生态政治概念界定的现实依据。生态政治学作为所谓的“新兴政治学”,极大丰富了传统政治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范围,不断深化了传统政治学科对于政治规律的认识和理解。然而,不应当就此而武断地改变传统政治学关于政治内涵和政治学学科的特殊性质,也不应当将政治学多知识、多学科的交叉渗透特点理解为无需学科界限加以区分,更不应该将所有以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为核心内容的各类哲学科学知识,全部纳入到生态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之中。

一种观点则将生态政治(学)理解为自然生态政治(学)。

我国学者肖显静认为,“生态政治是考察过去及现在的政治体系在造成人类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中的作用,以及为了克服这一危机,人类应该构建什么样的政治体系”[12]。“生态政治是在通晓生态学的基础上,将人类放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背景中,改造传统的政治知识及实践框架,以适应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持生态平衡”[13]13这是一种聚焦自然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政治领域的自然生态政治(学),也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和治理环境问题为目标的新型政治,不同于以往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政治。

这种自然生态政治(学)观点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其一,为了研究和解决当代世界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无论是西方生态文明还是我们今天提倡的生态政治,都是基于当代世界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有关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与自然生态环境问题还可引发政治动荡与日益政治化的现状有关。[13]2-5其二,对于传统政治学概念的独特认可。政治就是与公共权力有关的社会关系或社会格局,是关于公共利益的重要决策和分配事宜。政治学则主要是研究存在于政治领域中的现象和规律的重要学科。生态政治就是在保护和治理自然生态环境活动中,与公共权力相关的公共利益决策和分配活动。生态政治则是指研究生态政治领域中的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问。

综上所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并非简单的生态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非简单的生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更不能等同于生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既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又要积极汲取西方生态思潮中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而不能简单等同于欧美等工业文明国家的生态政治观。

三、中国特色生态政治的相关特征

党的十七大、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九大报告先后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大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生态政治的伟大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可以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实验场”,一个或许可以使我们超越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范式的现实平台。[15]26因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己经亟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理论命题,而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主要特征,是我们深入解读其内涵意蕴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系统研究这一重大课题的逻辑基础。[16]

根据中国特色现代化强国的实际国情、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必将赋予其独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政治建设除了应当具备生态政治建设交叉性、利益性、意识形态多元化、生态规律性、广泛参与性等综合特征之外,还应具有科学性、全面性、人文性、和谐性、公正性、民主性等基本特征。[17]此外,理论学界还应加强与资本主义以及其他社会主义等生态政治的比较研究,多方位、多层次、全面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主要特征。

(一)当代世界生态政治建设的崭新特征

当今世界,随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社会“绿色运动”的发展,生态政治逐渐带有和平的“绿色”色彩和复合性特征,强调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中心的政治等延续性。当代世界生态政治的崭新特征如下:

第一,生态政治具有知识体系的学科交叉性。当代世界生态政治以生态学与政治学为基础,与人类学、国际学、军事学等诸多相交叉学科。生态政治建设强调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并将其系统应用于国家政治生活、国家权力运行与国际关系处理之中。

第二,生态政治具有现代国家的生态利益性。生态政治以平衡国家经济发展与生态消耗的生态利益为重要内容,并对多元参与主体作出复杂的生态利益考量。为了平衡代际间、国家间和国内生态利益冲突,生态利益表现为生态需要与需求,更表现为生态负担与责任。

第三,生态政治具有多样化的文化意识形态。生态政治强调文化意识形态多元化,国内外无论什么政治流派,只要认同生态政治的价值观即可。意识形态多元化有利于扩大生态政治的政治影响力和政治接受范围,更有利于模糊生态政治对自身的政治定位。生态政治通过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多元融合,极易形成“绿色资本主义”或脱离了空想式的激进绿色主义,其关注的问题与社会内容也丰富发展起来。[18](P232)

第四,生态政治具有客观的生态规律性。当代世界生态政治流派希望改革和完善现存体系,实现以人类为中心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逐步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生态。科学运用生态规律对政治制度结构进行生态化改造,是当代世界生态政治学派坚持和发展的基本原则,是融合生态政治系统发展现实需求的契合点。

第五,生态政治拥有诸多主体的广泛参与性。生态政治将人类、社会和自然视为统一的整体,而人类则作为生态政治发展的重要参加者。生态政治参与主体不仅有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还有各种公共组织、私人组织和个体行动者。生态政治要求在公共领域发挥政府的政治影响,非政府力量以网状结构影响生态政治,积极形成生态利益的联动机制,推动和监督政府部门的生态政治建设。

(二)中国特色生态政治的基本特征

鉴于世界各国生态政治建设的交叉性、利益性、意识形态多元化、规律性、广泛参与性等综合性特征,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主要具有科学性、人文性、全面性、和谐性、公正性、有序性等基本特征。

第一,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具有科学性的特征,即中国特色生态政治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环境保护等基本国策,统筹兼顾地解决好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此外,在政府部门行政决策等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过程中,要尊重和遵循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主观思维等客观规律。在以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生态政治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广泛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保护理念,协调好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能动性的逻辑关系,努力维护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对平衡状态,促进整个生态环保系统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全面性特征,即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必须揭示其与经济社会之间的相互区别与紧密联系。众多周知,生态环保问题往往是由不当行为所引起的,而其会逐步扩大会演变为社会政治问题。为此,中国特色生态政治事关国民经济全局,其涵盖面和涉及领域极为宽泛。鉴于我国生态环保问题涉及领域、面积等特点,无论哪个社会阶层均难以避免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生态灾难,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亟需生态环保政策和治理措施。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和社会人士等各种力量,都是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综合运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种手段解决该问题。

第三,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人文性特征,即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地位,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积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类自然观的一次飞跃,避免了理论界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争执。这有利于避免将人同万物混杂的“生物中心主义”,也有利于矫正“征服自然”以来的工业掠夺倾向。“以人为本”真正体现了“人是万物之灵”思想,是儒家传统“伦理道德阶梯论”的当代诠释。大力实施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积极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加快由环境资源依赖型经济向知识创新型经济转变的步伐,重视以人为本的科技进步、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思想。

第四,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和谐性特征,是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区别于传统政治制度的显著标志。中国特色生态政治所追求的,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人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重大贡献。资源环境是人与自然赖以和谐共生的物质基础和生态条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尊重自然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强化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念,切实保护生态资源环境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坚决遏制生态恶化和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歧途。尊重自然规律和关注生态环保,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政治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保系统。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和谐性要求,是对资本主义竞争理论的彻底修正,与共产主义社会价值目标和追求一脉相承。同时,公平、公正促成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自由发展,真正实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9](P4-120)。

第五,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公正性特征,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激发活力的现代化强国目标,切实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机遇和生态环境。清洁水气等都是人民群众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任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举措都是对社会公众生存与发展权益的非法侵犯!市场经济和市场机制可以有效配置资源,增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但却不能解决生态资源和社会财富占有和消费不公问题。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必须要综合运用系统思维和整体研究方法,在代内之间和代际之间公平合理分配生态服务和资源,才能正视和实现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正义问题。

第六,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具备建设有序特征。只有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和有序运行,才能真正保障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项事业有章可循。由此可知,完善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律制度和良好法治氛围,是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必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

需要加强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社会公众环保的权利义务意识,提高公民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科学常识,加大对生态环境违法犯罪的法律制裁与惩处力度,逐步完善生态环保法律的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积极营造“知法守法、安定有序”的生态法治社会。

四、中国特色生态政治的价值理念

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我国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为此,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基本理念,应当符合当代世界生态政治的客观规律。

(一)环境正义,平等共享

早在1987年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文中,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就曾指出:“环境是一个社会正义问题”。相反的就是环境不公平或环境不正义。[ 文同爱.美国环境正义概念探析.2001年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基地会议论文集[EB/OL].http//www.riel.whu.edu.cnlshow.asp?IB=640.]为了研究和解决全球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平等共享原则,维护现存代内与代际之间的公平正义。那么,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同样普遍要求公民要具有正义理念,现存代内与代际之间要维护和追求环境正义。然而,在我国现实存在较为突出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生态治理等问题,这严重违背环境正义与平等共享原则。例如,东中西部等城乡对生态资源环境的实际拥有与享用不公,不同地区和社会阶层在环境污染的受害影响和利益补偿等问题存在事实不公现象。为此,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应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切实保障区域、阶层和代际等实际共享的生态环保资源。

(二)尊重生命,尊重自然

尊重生命和尊重自然的生命伦理观念,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生态政治的核心理念。为此,中国特色生态政治也应当坚持该理念。2005年,在我国分别以王永晨等与以何作麻等进行辩论,开始在《新京报》等传播媒介上展开激烈讨论。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其一,人类作为大自然界重要组成部分,人类过于强调大自然的使用价值。其二,人类发展应当认可自然的自身价值。当代生态伦理学认为,动物具有自己的利益、目的和内在价值。一旦人类发展破坏了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则人类和生态难以可持续发展,发展也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了。其三,尊重生命、善待动物、不虐待动物。[14]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是人类长期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自古以来,在《易经·象传》中曾指出:天地运动有节度,才会有一年四季。直到1982年联合国《世界自然宪章》才明确强调该原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更是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为此,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主要通过法律法规等,优化和调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保关系,切实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核心内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限制两者彼此间界限。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战略转型所面临的困境,可以从观念、生存、发展等几个层面来进行分析,解决近些年以来我国相随而来并日益凸显的环境危机。[20]为此,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的价值理念与内涵特征,有助于突破我国生态现代化理论逻辑与战略转型的观念危机,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内容认同、知晓水平、责任主体等建设。鉴于世界各国生态政治建设的交叉性、利益性、意识形态多元化、规律性、广泛参与性等综合性特征,中国特色生态政治建设主要具有科学人文、全面协调、社会公众等基本特征,亟需树立环境正义、平等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等生态价值理念。

作者简介

夏静雷,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士后、南开大学法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市高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联盟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研究。

 徐 阳,满族,中央党校法律专业,省武警转业石家庄国资委供水集团地表水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市青联常委、政协委员,法院陪审员,主要从事:基层党建研究、组织宣传、妇青党外民族宗教。

参考文献

[1]燕继荣.现代政治学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4]刘京希.生态政治新论[J].政治学研究,1997(4):76-79.

[5]郇庆治.环境政治学: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6]张友渔.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7]初智勇.经济生态政治[M].哈尔滨:黑龙江社会科学院,2005.

[8][英]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9]佘正荣.生态智慧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0]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张雪红.论我国生态政治下的政府重塑[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系,2009.

[12]肖显静.生态政治何以可能[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6):1-5.

[13]肖显静.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抉择[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4]蔡守秋.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法制建设[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9):14-29.

[15]郇庆治.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进展与评估/郇庆治.重建现代文明的根基——生态社会主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6]黄爱宝.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主要特征[J].理论探讨,2012(5):23-27.

[17]郭庭天.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政治的特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6(1):88-94.

[18]徐大同等.当代西方政治思潮[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19]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0]夏静雷,王书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现代化逻辑转型研究[J].治理现代化研究,2019(5):88-96.